科技助力,文物“活起来”
必旺我头条 2022-06-17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合作成立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并启动“数字藏经洞”等第一批合作项目。

敦煌藏经洞藏有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经卷、文书、绢画等6万余件文物。有“国际显学”之称的敦煌学,就是以这些用汉文、吐蕃文等文字写成的佛经典籍和社会文书为重要研究资料。

实验室将结合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技术和腾讯互娱游戏技术,在线上构建一个全真数字藏经洞,以1∶1的比例还原藏经洞壁画、文物细节,并模拟不同时间里敦煌莫高窟的光照、植被等情况,“重现”当年藏经洞万卷藏书的景象。在此基础上,数字藏经洞将还原历史人物,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此外,双方还在共同打造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这一虚拟人将成为“云游敦煌”小程序的首位数字讲解员,随时随地与线上游客互动,交流敦煌文化知识。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敦煌研究院就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自2017年以来,先后推出了“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等数字化传播内容。截至目前,“云游敦煌”小程序总访问量已突破6000万人次。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表示,依托“数字敦煌”的学术与资源优势和腾讯互娱的技术与传播优势,双方将共同探索研究适用于文化遗产价值展示传播的新技术、新模式,共同设计开发符合时代需求、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数字文化传播创意作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了更多新路径。不久前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成果正式上线。打开“云游长城”微信小程序,就能看到通过云游戏技术实现高精度、沉浸交互式数字还原的“数字长城”。通过手机,用户能“穿越”到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

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表示,科技和传播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尝试。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数字技术的运用,将为推动文物“活起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国际传播提供宝贵助力,未来各方将继续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新方式,推动文保成果全社会共享。


独家币评 更多>
FTX危机敲响警钟 华尔街大玩家纷纷抛弃比特币
2022-11-14
元宇宙迎来“至暗时刻”了吗?
2022-10-29
加密寒冬中 美国企业依然热衷加密货币
2022-10-15
律师观点:合并后的以太坊是证券吗?
2022-09-29
扎克伯格因押注元宇宙损失近5000亿元
2022-09-20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在即 加密总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
2022-09-19
元宇宙给国家层面带来的四个挑战
2022-09-03
商旅焦点 更多>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2022-08-26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关系可能为世界新秩序铺平道路
2022-04-26
16省份春节旅游成绩单出炉!这5地收入超百亿
2022-02-08
高原“复兴号”出发!西藏春运首次进入动车时代
2022-01-18
线上二手交易越来越火
2022-01-12
连涨4月,全球粮价创10年新高
2021-12-07
餐饮巨头宣布:关闭200家门店
2021-08-23
专题报道 更多>
正确理性看待疫情防控新形势
2022-12-12
美国购物季,中国电商平台叫板亚马逊
2022-12-07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医院为江泽民同志送别并护送遗体到八宝山火化
2022-12-06
中国空间站建成在即,六位航天员相约“天宫”,神舟十五号承载航天雄心
2022-11-29
我国成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动力
2022-11-28
中企13类高科技产品全球份额增加
2022-11-24
大陆疯世界杯,逾5成亲子房预定为“看球房”
2022-11-2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