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小微金融服务
必旺我头条 2020-12-05

来源: 京东数科研究院

     说起区块链,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联想就是比特币,或者以比特币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加密资产。如果区块链仅仅是这样的一种货币或商品,将如何有效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呢?很显然,要讨论这一话题,首先需要“正本清源”,从区块链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说开去。

区块链的基础概念

     区块链(Block Chain)顾名思义,就是由多个区块“链状”连接起来的共享数据库,汇集了包括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点对点传输等在内的多项技术,形成了多个主体之间基于信任的共识机制。简单理解,链上存在的各个区块都是平等节点,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管理者。相对于传统的交易记账方式,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都通过密码学方式与相邻区块进行串联,何时、何地、何人生成或上链了何种数据,其他所有节点都清晰可见,可备份、可追溯。同时,区块链也不支持任何单一节点对数据进行篡改,除非有超过51%的节点同时发起账本修改。基于这样的关键技术特性,区块链可以构建一个“端到端”的庞大网络,对链上各节点数据进行增信,保证信用在整个区块链内按照共识进行有序流转,从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区块链的发展,的确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的比特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已从虚拟货币领域延展开来,初步实现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首先,智能合约的出现,使区块链的技术应用从简单记账走向交易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比如通过设定价格目标,保证合同、票据或其他交易能够自主触发、自动完成,这大大丰富了区块链在实体产业中的应用场景。近年来物联网生态的蓬勃发展,更使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对每一个被采集到的价值信息进行确认、存储与计量,从而在身份认证、公证、仲裁、审计、域名、物流、医疗、邮件、签证、投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万物互联”的底层协议,奠定信用社会的重要基础。

9882a3c765c081c6c1793258c2d29ee.jpg

图1:区块链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示意图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从目前看,区块链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物流运输、电子商务、人事管理、租赁服务、企业招采、电子政务、教育培训、产品销售、医疗健康、大宗交易、交通运输、地产工程等众多行业和场景中。以医疗健康为例,各个主体、特别是终端消费者的突出痛点是药品安全、医疗健康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一方面制假售假、盗用冒用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相关数据信息难于采集和取证,追溯、召回、市场管理等存在现实困难。在此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医药供应链大数据资源分散、数据隐私保密性要求高、互联网售药服务无法跨平台协同监管等行业痛点,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其私钥管理、不可篡改的特性,又可以为医疗数据隐私保护、安全流通管理等提供更多可能。在广受关注的疫苗安全问题上,区块链可以打通疫苗生产、冷链物流、疾控中心和接种站、冷藏、接种及反馈等全流程,解决防伪、流通追溯、问题药品召回、超量购药、成瘾药处方反复使用等问题,保证合格药品合理合法得到使用。

区块链在小微金融服务中的应用

     区块链在大幅拓展实体产业应用的同时,也在金融服务、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大放异彩,在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不良资产处置到衍生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贷前阶段,区块链技术可以首先应用于物流供应链,帮助银行等贷款机构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小微企业的真实主营业务、交易背景、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其在供应链当中的谈判地位、商品畅销程度、回款的节奏和路径等,一方面帮助更多轻资产、高成长性优质企业通过交易票据、物流单据等获得融资支持,一方面防止问题企业虚构、伪造业务背景和资金需求骗取贷款。此外,区块链还可以应用于公积金互联,帮助银行了解借款企业股东、高管、普通员工的社保、公积金等实际缴纳情况,从而合理评估企业人员规模和经营情况,为授信和贷款审批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在贷中阶段,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企业贷款资料审查和抵、质押物审核,帮助银行提升审批效率,保证审批质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供合同等必要材料,纸质合同多方传签、用印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伪造变造、虚假签章等系列问题,给银行审批带来较大的伪冒欺诈和信用风险。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相关的实名信息主体、订单及下单流程、电子合同、协议签订流程、后续补充协议、照片资料都可进行即时保全,且全部存证不可篡改,可以保证银行快速认证、审批,并在出现纠纷时高效解决。除传统的不动产外,企业和企业主拥有的其他资产、包括银行理财等金融资产也可用于转让、质押,成为能被银行接受的合格增信依据,提高了企业信贷的可得性和即时性。

ae24fd11bb2f622300e2ddf706cb82b.jpg

图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存证服务示意图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在贷后阶段,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履约还款能力的及时评估,帮助银行有效把握信贷风险,随时调整贷后风控策略。在以往的业务实践中,银行往往既不十分了解抵、质押品的真实市场价值,也不能很好地评判企业在入仓、出仓等环节的操作对剩余抵、质押品市场价值的影响,对仓单质押等新型贷款类型的掌控能力相对低下。改为采用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数字仓单后,商品品质、数量、规格、照片等信息可以完整、标准化上链,真实性、可追溯性得到充分保证,银行可在技术上杜绝企业和仓储机构虚构仓单、仓单与出入库信息不符等情况,保证贷后管理取得实效。此外,借款企业的厂房、写字楼租赁等信息也可以籍由区块链技术充分共享给银行、上下游企业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去楼空”等卷款跑路风险。

     如果小微企业的不良资产已经生成,则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银行催收、司法处置及资产转让。如前所述,企业生产经营、合同订立、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全部记录均可上链存证,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结合电子签名、数字指纹、时间戳等技术,保证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可信性,提升银行在仲裁、公证、法院和鉴定中心等各个环节的司法维权效率。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银行构建增信保障平台,降低增信的转移成本,提升ABS资产的底层透明度和交易结算效率,有利于开展小微业务的银行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和风控运营成本,促进信贷业务管理流程标准化,缩短融资交易周期;通过绕过中心化的中间支付清算系统,实现点对点即时支付,还能大大缩减支付到账时间,促使不良资产更加快捷、顺畅地在市场上完成批量流转。

案例:基于区块链的ABS全流程解决方案

     各参与方共同组成ABS区块链联盟。在该联盟中,每家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记录交易数据。各参与方只有通过对方授权的密钥才能看到其他参与者数据,从而解决了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同时能够实现“去中心化”。相比私有链的运作空间和效率,联盟链价值更大;相较于公有链完全“去中心化”的不可控和隐私安全问题,联盟链变得更加灵活,也更具可操作性。

     在承做期,区块链可写入底层资产包的真实数据;在此基础上,计划管理人设计交易产品结构;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根据角色权限获取和发布相关信息和文件,计划管理人实时获取各中介进度和相关报告;基于中介录入的关键信息自动生成文件模板,区块链同时对相关文件进行管理。

     在承销期,投资人一方面能够及时推送更新的推介材料,降低误操作风险;另一方面,能实时监控底层资产表现,定制路演材料。

     在发行期,区块链使产品发行的四个重要节点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即投资人认购信息登记管理自动化、基金业协会备案流程自动化、中证登登记流程自动化、交易所挂牌流程自动化。

     在存续期,资产服务报告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生成。

     进入落地交易阶段后,在Pre-ABS底层资产形成阶段,区块链可以做到放款、还款现金流和信息流实时入链,实现底层资产的真实、防纂改。同时,各类尽调报告、资产服务报告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生成。

     在产品设计和发行阶段,交易结构和评级结果由评级公司和券商确认后共识入链;将投资人身份、认购份额等登记入链;交易所从链上获取全部申报信息,将审批结果入链。

     在存续期管理阶段,回款数据、循环购买数据、资产赎回、置换和回购数据均可入链,并自动生成资产服务报告。

     在二级市场交易阶段,证券底层现金流信息可从链上获取,帮助交易双方进行实时估价;投资人可通过交易撮合智能合约,在链上完成证券所有权转移。

8fc4ccd0cf47c01f5d5d63e7c4e3770.jpg

图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BS业务流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除信贷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在更多衍生领域帮助银行机构做好小微服务。比如,银行的积分、会员管理体系可以企业积分、会员管理体系充分打通,发挥各自跨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积分和会员权益在跨机构条件下的“通存通兑”,增加、使用或转换积分的任意操作都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实时记账、灵活配置,帮助小微客户、特别是生活服务类的小微客户改进其用户经营和内部员工管理,增进对银行的品牌信任和平台粘性。银行的区块链研发和运营能力,也可以有效输出给其所服务的小微企业,帮助后者实现新业务模块的快速部署,降低开发、测试和运营成本,并形成海量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银行“生态圈”中的充分聚合,有助于银行在各个细分市场、垂直领域实现对小微客户的圈层管理。

区块链服务小微金融的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在数字科技前沿技术相继进入落地应用期的大趋势下,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其他科技前叉融合的商业前景十分可观。比如,物联网可以实现各类终端、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实时、准确和安全采集;大数据可以基于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形成更加精细的数据洞见;云计算可以基于海量数据的云端存储、安全性和资源管理能力,提升数据资产的应用价值;人工智能可以基于机器学习等能力,把数据发现转化为自动化的智能商业决策。以上技术应用可以和区块链技术一道,共同保护全市场、开放生态下的隐私数据和信息安全,引导数据智能的有序共享、深度交互,从而降低银行、小微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间的信任成本,打破“信息不对称”,提升协作效率。举例来说,传统商品溯源有二维码、NFC、芯片加密技术,但商品交易中仍存在易仿造、易被调包、NFC芯片成本高等问题,而“区块链+AI技术”就恰恰可以更好地破解“实物唯一性”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从目前看,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做好落地应用,还有赖于在高效、安全、场景拓展等不同维度上找到“最佳平衡点”。事实上,能同时满足高效和安全的应用场景往往拓展性不足;既高效、又能快速拓展的领域在安全性上存在瑕疵;而既安全、又支持大范围拓展的领域在效率上又存在不足,这导致区块链技术在很多垂直领域的应用中存在技术瓶颈。与此同时,包括小微服务在内的一些金融领域,本身行业数字化发展程度还较为有限,区块链应用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在此背景下,无论是银行还是小微企业,都会面临联网部署成本高的现实问题,会在区块链的应用效益与经济成本间进行反复权衡。因此,只有进一步建立低成本的信任机制,推动各类主体间形成协作共识,将涉及主体多、环节多和周期长的业务链条“扁平化”,才能为区块链在实体产业和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必旺我.jpg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



  


相关文章
独家币评 更多>
FTX危机敲响警钟 华尔街大玩家纷纷抛弃比特币
2022-11-14
元宇宙迎来“至暗时刻”了吗?
2022-10-29
加密寒冬中 美国企业依然热衷加密货币
2022-10-15
律师观点:合并后的以太坊是证券吗?
2022-09-29
扎克伯格因押注元宇宙损失近5000亿元
2022-09-20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在即 加密总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
2022-09-19
元宇宙给国家层面带来的四个挑战
2022-09-03
商旅焦点 更多>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2022-08-26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关系可能为世界新秩序铺平道路
2022-04-26
16省份春节旅游成绩单出炉!这5地收入超百亿
2022-02-08
高原“复兴号”出发!西藏春运首次进入动车时代
2022-01-18
线上二手交易越来越火
2022-01-12
连涨4月,全球粮价创10年新高
2021-12-07
餐饮巨头宣布:关闭200家门店
2021-08-23
专题报道 更多>
正确理性看待疫情防控新形势
2022-12-12
美国购物季,中国电商平台叫板亚马逊
2022-12-07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医院为江泽民同志送别并护送遗体到八宝山火化
2022-12-06
中国空间站建成在即,六位航天员相约“天宫”,神舟十五号承载航天雄心
2022-11-29
我国成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动力
2022-11-28
中企13类高科技产品全球份额增加
2022-11-24
大陆疯世界杯,逾5成亲子房预定为“看球房”
2022-11-2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