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3月以来,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感染人数快速增长,已波及28个省份。新一波疫情呈“点多、面广、频发”特征。据统计,今年3个多月的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去年累计确诊病例的总和,中国的疫情防控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挑战。
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应该看到,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但整体上仍处于可控状态;确诊人数虽然创了两年多来新高,但在世界范围内感染比例依然极低。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确信,疫情最终一定会被扑灭,各地新增感染数字一定会清零,大规模的人道灾难更不会在中国发生。
这样的普遍预期,正是基于中国疫情防控总策略和总方针的成功。它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保障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事实也证明,在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方面,“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防控措施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当然,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要求我们的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也就是说,疫情防控这根弦需要时刻绷紧,在特殊时期需要绷得更紧,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
我们注意到,一些西方媒体借着这次疫情,再度掀起对中国“动态清零”的质疑声浪。国内互联网上一部分人受这种论调影响,也认为出于经济考虑,中国应像西方那样,放弃“清零”、尽早“躺平”。但他们绝口不提,西方国家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更不会提,这些国家因为“躺平”,付出了多么惨重的生命代价。如果几千万甚至更多的人感染,中国人承受不起,中国医疗体系也扛不住,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将无从谈起。
“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尽快把疫情控制住。无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都毋庸置疑。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回升,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可以说,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得到控制。
事实证明,中国的抗疫路子是对的,效果也是好的。在疫情防控中,国家有整合资源的能力,政府有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老百姓有配合抗疫的意愿,这是中国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当然,“动态清零”也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这对各地各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坚持“戴着口罩抓发展”,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既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在构筑疫情防控严密防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大限度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活力。
总之,中国疫情防控不能也不会“躺平”。当然,相关措施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在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版的诊疗方案,在检测、管理与治疗上进行了多处重大更新。此外,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好,包括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快研发抗病毒药物,建立更加完备的应急处置预案,等等。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把工作做在前面,才能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