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红星新闻
“女神”“女王”“女生”“仙女”“小姐姐”……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女同胞们在朋友圈里晒祝福、礼物或红包,满屏都是“女神”“女王”“女生”或“仙女”,“妇女”这个词不知不觉被边缘化。这种称谓的变化别有深意。
大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女生节”,就在“三八节”的前一天3月7日。不过后来,“女生节”的称谓渐渐扩张,有个说法是年轻女性不大乐意被盖上“妇女”的“印戳”。再后来,商家为了拉拢女性消费者,又把“妇女节”改称“女神节”“女王节”。加上近几年影视剧里女性形象渐渐从“小鸟依人”变成“野蛮女友”,从“傻白甜”变成“大女主”,日常生活里,男性们也开始用“女神”“女王”“仙女”来称呼女性。
对女性的流行称谓变化,还有另一条线索可以寻迹——从前是软萌的“美眉(妹妹)”,后来是温柔的“小姐姐”,现在则去掉了“小”字,变成“乘风破浪”的“姐姐”。
必须强调,“妇女”这个词是成年女性的统称,它本身并无褒贬。有一部分年轻女性不喜欢被称为“妇女”,可能是出于不想长大的心态。这种心态不难理解,如果说男女都面临“年龄贬值”的担忧,那么女性的年龄压力显然比男性要大。这种压力是双重的,在职场上表现为中年事业瓶颈,在婚恋市场上则是最佳生育期的短暂。一些人可能下意识地受到似贾宝玉的“偏见”影响,觉得少女才如珠似宝,一旦嫁为人妇就成了鱼眼珠。还有一部分女性对它的规避,可能是出于这个词穿越了历史尘埃后自带一种“忍辱负重”的气质。一提起“妇女”,就闪过了妈妈辈、外婆辈围着灶台转的身影,就仿佛听到“头发长见识短”的鄙夷,就仿佛被暗指“情绪化、更年期”,就像“广场舞”这个词必然跟着“大妈”一样。
称呼往往折射了社会心理的变迁,即社会怎么看待女性,女性怎么看待自己,以及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角力。比如,过去以“先生”来尊称那些卓越的女性,但因为“先生”的另一个词义是无差别地用于所有男性,所以,有一部分人对此心存反感。有趣的是,据媒体梳理发现,2015年一篇《不宜称女性为“先生”》的文章刊登出来后,当时遭遇了不少讥讽。但是,今年当有人因叶嘉莹《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被表达为“先生”而不满时,却在网上获得了明显的支持。
其实,我们要看到一点,无论女同胞们对这些附加于自己身上的称呼怎么看,有一点是共通的——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被人用“标签”定义。就像《人民日报》发出的节日祝福语所说:“她是谁?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是同事…她扮演着N种身份,她顶起半边天,而她,也是她自己。温柔美丽的,快乐洒脱的,笑靥如花的,光芒万丈的,身先士卒的,乘风破浪的…祝福所有女性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中国妇女报》的主题视频则干脆强调拒绝用性别来定义人,我们习惯说“女人应该这样,男人应该那样”,可不妨把“男女”这个性别定语去掉,“坚强”“温柔”“勇敢”是所有人都应具备的美好品质。
女性,首先是成为自己,其他的标签都是附加符号。或许,从在意到不在意,从回避到无所谓,正是一种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