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新社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13日晚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上表示,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投资90多万亿美元,将可能增加上千万,甚至上亿有尊严的就业岗位。其中,中国的市场投资、消费、就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可想而知。
解振华表示,中国的实践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培育带动新的产业和市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实现协同发展。
他透露,中国2005年至2019年GDP增长了约4倍,实现了亿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同期,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7.4%提高到15.3%,相当于减少了56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今年9月份,中国宣布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解振华解释说,从碳排放达峰到即净零排放,欧盟大体上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要45年,而中国要力争30多年来实现,这一目标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解振华表示,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这也是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加速转型的极好机遇,可以倒逼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和政策创新,向市场主体传递清晰的信号,引导未来的资金技术投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
他表示,中国将百分百地落实对外宣示的目标。中国将通过“十四五”“十五五”等一个个5年规划来实现以上的措施和行动。中国5年规划中有一系列的指标,其中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的指标是约束性的,可见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力度。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