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外对话
在9月14日中德欧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前夕,欧盟期待中国制定强有力的气候目标。
今年6月举行的中欧视频峰会在闭幕时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发表联合公报和新的广泛合作议程。相反,双方在各自的新闻简报中强调了不同的重点。这次会议体现了欧洲新的对华 “三分法”——即把中国视为谈判上的伙伴、经济上的竞争者和系统性的对手;而中方的简报则强调对欧合作的潜力。
随着中欧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欧洲公众对与中国的合作持谨慎态度,除非合作明显有利于欧洲的核心利益。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和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跨领域国际合作同样也是如此。
尽管局势持续紧张,欧盟和中国都清楚,保持对话至关重要。作为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仍然期望促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27国政府首脑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会晤。此外,中国外长在他最近的欧洲五国之行中 强调,有必要在多边主义问题上与欧盟合作。然而,合作的挑战依然存在,欧盟不再认为中国在对待多边主义问题上的立场与其一致。
气候合作是多边主义成功的关键吗?
尽管贸易将是9月14日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的焦点,但如果认为气候问题不在峰会议程之内,或者在更广泛的关系中并不重要,那就错了。
欧洲领导人通过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战略“欧洲绿色新政”,承诺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欧洲绿色新政”要求欧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伙伴合作,构建具有气候韧性的低碳技术供应链,并制定可持续产品标准。因此,气候问题将日益成为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核心利益。
对中国而言,在欧洲对华疑虑日增之际,气候合作增强了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大国的可信度。
行胜于言:重建信任
欧盟是将中国视为全球气候治理的谈判伙伴还是对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在谈判桌上带来了什么。这些提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欧洲的核心利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下是欧盟将关注的三个关键领域:
1.有力可信的气候目标
欧盟设定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洲各国领导人承诺在2020年年底前提高本国的国际气候目标,并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也就是12月12日《巴黎协定》五周年之前作出最终决定。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6月的峰会上提出了中国采取可信的气候行动的三个基准:
履行《巴黎协定》下的承诺,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以及将“脱碳”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核心位置。
在欧洲内部的讨论中,人们对中国 煤炭“复苏”的担忧与日俱增,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中国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燃煤电厂全部完工,这些项目的终身排放量将相当于欧盟年排放量的近7倍。欧盟将密切关注北京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的优先事项,因为这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排放的变化趋势。
2. 债务减免,实现全球绿色复苏
2021年的债务清偿方式将决定各国在财政上是否有余地投资于韧性和绿色复苏。72个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外债总额中,对华债务占比 20%。
中国承诺通过多边机制提供债务减免和财政支持对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在新冠疫情危机后更好地重建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参与 20国集团债务暂停倡议是一个可喜的迹象。然而,目前还没有协议确保私营部门和像政府债权人一样在债务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未来,欧盟还希望中国支持有关扩大债务减免机制的对话,包括2021年与20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意大利的对话。
3. 进一步调整气候和可持续性标准
欧盟将期待与中国在可持续产品标准方面达成更多的一致,其中包括共同努力协调 绿色金融的分类目录,推动更多公共和民间资金对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投入。双方还可以更密切地合作,制定“零毁林”供应链的标准,同时解决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问题。
不容忽视的美国
当欧洲忙于权衡对华关系的这三个因素时,也不能忽视复杂的美欧关系。欧盟正越来越多地与美国就对华政策问题进行对话 。然而,大多数欧洲公民支持积极自主的欧洲议程,而不是在中美对抗中“选边站”。
虽然11月美国大选的结果将对未来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但欧盟正准备出台一项外交政策,确保其“开放的战略自主权”,同时避免在大国对抗中“踩雷”。
与此同时,下一步就看中国的行动了。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