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管血就可治痛风?细胞治疗这项研究进入成果落地阶段!
必旺我头条 2020-08-23
微信图片_20200823104404.jpg

用自己身上的一小管血,就可以治疗痛风?在科学家的努力下,这个大胆想象从认真求证进入到成果落地的阶段。


近日,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简称西湖生物医药)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这是西湖大学成立后第一个自主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落地项目。


西湖生物医药的核心技术来自于高晓飞的“干细胞与器官再生”实验室,他们研发出个性化的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可用于治疗痛风和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甚至癌症


什么是细胞治疗?高晓飞的细胞治疗技术有何独到之处?


神奇的红细胞


细胞治疗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潜力的疾病治疗技术手段之一,它利用一些细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特殊处理后,使这些细胞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作为西湖大学首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高晓飞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他的主攻对象是人体内的红细胞——即抽出人体内的一小管血,提取其中的造血干细胞,改造成为携带药物的红细胞,然后输回人体内,从而实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标。


为什么选择红细胞?


“红细胞在临床上,经常被认为是最没意思的细胞。”高晓飞说,但它的一些生物学特点可以用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它很多。

红细胞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大约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每秒钟就有两三百万个红细胞新生。


其次,它不会变异。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就是说不存在染色体、没有DNA,不会遗传突变,因此即使改造以后,也无畸变可能。


第三,它很安全。

红细胞在人体循环系统中只能存在120天,之后它就会在肝脾中被清除,被改造的红细胞也就安全地撤离人体。


为了确认其安全性,高晓飞还特意做过一项测试,证实加载药物以后的红细胞,既不会改变原有的血型,也不会改变血液的携氧能力等。


红细胞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它非常适合用于开发细胞治疗技术,而目前能成熟应用这类技术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少。


痛风有望不“痛”

微信图片_20200823104410.jpg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神奇?

改造后的红细胞具体是如何治疗这些疑难病症的?


“到西湖大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国内的痛风患者原来有那么多。”高晓飞说。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痛风人群总数已经超过八千万。


痛风的原因是体内过高的尿酸在关节中形成了结晶,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关节性疼痛。因此,治疗痛风的思路之一就是降低尿酸。


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尿酸氧化酶,它可以把尿酸转化成尿囊素,尿囊素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而且是一种高度可溶的化合物,很容易被肾脏排出体外。


但人体内的尿酸氧化酶含量非常低。早在1970年,就有人提出是否能把尿酸氧化酶装进红细胞后输入体内,以此降低尿酸指数,但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一设想还仅仅处于理论阶段。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晓飞让理论变成现实:他在红细胞中设置一个转运通道,让更多的尿酸氧化酶“搭乘”红细胞进入体内,使尿酸迅速氧化转换成尿囊素,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效果。这个设想很快在实验小鼠身上看到了成效。


根据测算,这样的一次治疗仅需小于人体正常红细胞1%的量,即痛风患者只需被抽取10~30毫升的血,这几乎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负担。


当然,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这里却隐藏着一个技术难点:仅仅抽出一小管血,怎么能再生出足够多的体外红细胞?高晓飞团队开创性地利用外周血中少量的造血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化,以获得大量红细胞;同时,他们建立了稳定的、针对该细胞的红系分化培养体系及条件,可以将体外红系祖细胞的自我复制次数提升至7~10次,显著高于此前已经报道的分化速度。


目前,西湖生物医药针对痛风的创新疗法,已与浙医二院开展临床合作。


更难得的是治罕见病


红细胞疗法能做的事,远远不止于治疗痛风。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苯丙酮尿症、血友病、法布瑞氏症……这些听上去很拗口的名字,这些承载着无数痛苦的罕见病,或许都将随着红细胞治疗技术的成果转化落地而看到希望。


我们可以把改造后的红细胞想象成一艘船,每一次,这艘船搭载不同的药物开进人体内,就能治疗不同的病。


比如罕见病苯丙酮尿症,在中国大约有12万~15万病人。


人体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可以把食物里的苯丙氨酸催化成酪氨酸,然后转化成巴胺肾上腺素,输送到神经系统。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肝脏里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减少或功能缺陷,苯丙氨酸无法转化成酪氨酸,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代谢,从而产生的有害物质苯丙酮酸在血管内堆积,伤害神经系统,最终导致智力落后或者发育停止。


在7000多种罕见病里,苯丙酮尿症是为数不多可以治疗的一种。患者需要从婴儿时期开始,摄入低苯丙氨酸或者不含苯丙氨酸的食物,从“吃”这个源头上杜绝苯丙氨酸进入体内。


而高晓飞实验室的治疗方案是,将苯丙氨酸裂解酶转入患者自身来源的血液干细胞中,在实验室经过三周定向诱导成为红细胞,保证酶稳定地存在于红细胞内,再将改造后的红细胞输入患者体内,让苯丙氨酸裂解酶工作起来


这意味着苯丙酮尿症病人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不用再在饮食有忌口。


除了苯丙酮尿症,还有血友病。


血友病是体内的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所以身体经常出血,比如关节、肌肉、皮下,甚至内脏。血友病患者一旦出血,靠自己无法止血,如果没有足量的药物治疗,会导致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终生致残。理论上,如果把凝血因子转到患者红细胞里,会更安全、持久、有效地让病人得到治疗。


缺什么补什么,不论是治疗痛风、苯丙酮尿症还是血友病,高晓飞的红细胞治疗技术从本质上看,方法是一样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样一种平台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微信图片_20200823104416.jpg

世界上,脐带血库冻存脐带血的主流技术大致可分为浓缩分离冻存技术和全血冻存技术。


其中,绝大部分的脐带血库使用浓缩分离冻存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将红细胞、大部分血浆去除,仅保留有核细胞浓缩液进行冻存,这样会使得血液中部分原生营养物质丢失。


但浓缩分离保存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占用位置较小而受到更多的青睐。而全血冻存技术需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因而这一具有极大优势的冻存技术相较前者使用的规模并不大。


宁夏人体组织细胞库采用中德合作的全血冻存技术,克服浓缩冻存技术造成的营养物质及干细胞和红细胞丢失的问题,将脐带血这一上天的馈赠完整保存。


科学研究远非一日之功,红细胞治疗技术背后,是基于无数科学家们对于红细胞研究,测序技术发展,以及疾病机理的认识。

微信图片_20200823104425.png


必旺我.jpg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

独家币评 更多>
FTX危机敲响警钟 华尔街大玩家纷纷抛弃比特币
2022-11-14
元宇宙迎来“至暗时刻”了吗?
2022-10-29
加密寒冬中 美国企业依然热衷加密货币
2022-10-15
律师观点:合并后的以太坊是证券吗?
2022-09-29
扎克伯格因押注元宇宙损失近5000亿元
2022-09-20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在即 加密总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
2022-09-19
元宇宙给国家层面带来的四个挑战
2022-09-03
商旅焦点 更多>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2022-08-26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关系可能为世界新秩序铺平道路
2022-04-26
16省份春节旅游成绩单出炉!这5地收入超百亿
2022-02-08
高原“复兴号”出发!西藏春运首次进入动车时代
2022-01-18
线上二手交易越来越火
2022-01-12
连涨4月,全球粮价创10年新高
2021-12-07
餐饮巨头宣布:关闭200家门店
2021-08-23
专题报道 更多>
正确理性看待疫情防控新形势
2022-12-12
美国购物季,中国电商平台叫板亚马逊
2022-12-07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医院为江泽民同志送别并护送遗体到八宝山火化
2022-12-06
中国空间站建成在即,六位航天员相约“天宫”,神舟十五号承载航天雄心
2022-11-29
我国成世界进口贸易增长最主要动力
2022-11-28
中企13类高科技产品全球份额增加
2022-11-24
大陆疯世界杯,逾5成亲子房预定为“看球房”
2022-11-21
回到顶部